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长沙报道
(资料图)
翻开近年来桃江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,“稳步前进”与“突破发展”成为了其中的关键词。
作为兼具质朴山区和柔美水乡的生态福祉,桃江独特的资源禀赋也造就了“竹乡”与“美人窝”两张名片。利用这两张名片,桃江大力发展“竹”产业,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全链式发展。同时,桃江更是抢抓发展机遇,借力智能化转型,提升产品附加值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近日,桃江县委书记向荣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,讲述桃江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与突破。
桃江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。
扛牢“一线总指挥”作用 激发县域发展内生活力
“要科学开展考核评价,抓好分类考核,引导各县市在各自赛道上比学赶超。”8月28日,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释放的这一信号,令桃江全县都感到鼓舞。
“对桃江来说是重大利好。”向荣告诉记者,这一信号的发出,为桃江的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。
一方面,科学开展考核评价,更加符合县域发展实际,让不同基础、不同特点、不同发展趋向的县域进行分类比拼,激发县域发展内生活力,实现弱县赶超、强县跨越。
另一方面,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,体现了省委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鲜明导向,不再把GDP增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成果的唯一考量,“更有利于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,从关注指标数据转到推动改革发展上来。”向荣认为。
“没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就谈不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。”向荣认为,从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体现了省委、省政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考量。
在向荣看来,前段时间,省委书记沈晓明到桃江、醴陵、古丈等地蹲点调研,本次省委全会又安排各县市委书记集体列席。“这一连串创新动作,说明省委、省政府将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了实现‘三高四新’美好蓝图的关键点和主战场。”
狠抓特色产业 打造家门口的“聚宝盆”
桃江县,地处湘中偏北、资水中下游,拥有竹林115万亩,面积居中国第三、湖南第一,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。其中的马迹塘镇、武潭镇等地更是桃江笋竹资源核心产区。
同时,桃江还拥有一个国家4A级景区,2个3A级景区,浮邱山、桃花湖、凤凰山、罗溪瀑布、羞女峰等风景名胜20多处。
独特的产业资源,让桃江有了发展文旅产业的天然优势。因此,近年来,桃江针对其独特的区位优势,坚持竹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思路,做强“一县一特”。一方面,打造美丽经济,在全县形成了拳头景区、乡村旅游各尽各美、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。
桃江景色。
另一方面,依靠丰富的竹资源,打造绿色经济,大力推广高产笋竹两用林培育技术,因地制宜发展竹笋、竹材初加工,做强村级集体经济,激活乡村振兴“竹”动能。
一根不起眼的竹子,却成为了桃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。如今,桃江县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逐渐形成产业集群。
2022年,桃江全县实现了竹旅文体康产业综合产值265亿元,其中竹产业产值达到147.28亿元,以全省不到15%的竹林面积创造了近30%的竹业产值。
为寻求最佳发展路径,桃江以智能化为县域经济赋能,还坚持以促进企业智能化升级为主攻方向,提质升级园区平台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桃江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“税收收入从2020年的1.78亿元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.87亿元,有望实现‘三年翻一番’。”对于企业的智能化转型,向荣十分有信心。
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进一步做大县域经济“蛋糕”
通过这些年的发展,桃江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,“但不能忽视的是,桃江资金、人才短缺,乡村振兴基础薄弱,城乡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。”向荣坦言。
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,桃江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破题的“组合拳”。
桃江景色。
大力推进“环境建设提升年”十大专项行动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推动“湘商回归”、人才回流;坚持竹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思路,做强“一县一特”;大力创建“五好园区”,推动产城融合;促推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公共服务稳步提质……
向荣介绍,桃江县委、县政府将始终扛稳扛牢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任,充分发挥“一线指挥部”作用,着力锻长板、补短板、扬优势,坚定走因地制宜、差异化发展之路。不断推动先进装备制造、竹旅文体康、建材和装配式建筑、生态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,积极布局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新赛道,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以桃江一域之光为全省发展大局添彩。
“作为县委书记,我将充分发挥县域发展‘一线总指挥’作用,坚决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。”向荣表示,下一步,桃江将继续找准自身优势,推动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,全力创新竹产品、壮大竹产业、打造竹品牌、弘扬竹文化、做靓竹风景,丰富360度“竹美”体验,全力把桃江建设成为湖南千亿竹产业核心基地、中国竹业强县。
标签: